news information
本站訊 7月5日至9日,我國西南南部和中東部、江南北部、江淮、黃淮南部、東北中部南部及湖北東部和西南部等地發(fā)生強降雨過程,江蘇、吉林、安徽、遼寧、貴州、湖北、黑龍江、重慶等地累積面雨量16~67毫米。
受其影響,重慶市長江上游支流綦江,貴州省烏江支流西洛河、觀音河,遼寧省繞陽河,黑龍江省烏蘇里江支流穆棱河等46條河流發(fā)生超警洪水,太湖周邊河網區(qū)有19站水位超警,江蘇里下河周邊河網區(qū)有20站水位超警。
水利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,堅持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,切實把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放到第一位,全力做好強降雨防御工作。國家防總副總指揮、水利部部長李國英主持防汛會商,安排部署主汛期防汛抗旱工作,帶隊赴河南指導淮河流域防汛工作。水利部啟動主汛期工作機制,強化24小時值班值守;逐日會商研判,滾動分析雨水汛情變化發(fā)展趨勢;強化監(jiān)測預報預警,每日以“一省一單”形式靶向部署防御工作;派出工作組赴遼寧、重慶、湖北等地,協(xié)助地方做好暴雨洪水防御工作。
有關省、自治區(qū)、直轄市全力做好防御工作。黑龍江、浙江、江西、山東、重慶等省(直轄市)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對防汛工作作出部署,水利部門多級聯(lián)動、同頻共振,落細落實各項防御措施。重慶市加強山區(qū)河道管理,進一步壓實104條山區(qū)河道行政首長、主管部門、鄉(xiāng)村河長、巡查管護人員等“四個責任人”防汛責任。湖北省制定《防汛救災預警叫應的十條措施》,完善預應一體、直達一線的預警叫應機制,確保預警信息及時“叫應”到人。安徽省根據強降雨預報,提前調度淮河臨淮崗、蚌埠閘、滁河襄河口閘、烏江閘等開閘預泄,降低河道水位。江蘇省組織編制三河閘及淮河入江水道等9條重要行洪河道預警響應機制方案,保障中小河流行洪安全。
鑒于7月5日以來的上述地區(qū)降雨過程趨于結束,江河水情平穩(wěn),根據《水利部水旱災害防御應急響應工作規(guī)程》,水利部于7月10日12時終止對內蒙古、遼寧、吉林、黑龍江、安徽、湖北、重慶、貴州省(自治區(qū)、直轄市)的洪水防御Ⅳ級應急響應。
友情鏈接